【乐虎集团的官方网站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技术、区块链、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变革将带来的制造业创新发展机遇。未来5年将是数智化基础设施加快“安装”和服务交付、企业数智化转型抢先加速弯道超车的窗口期。
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说到,中国将力争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新发展格局为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提供了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加快行业洗牌的步伐。

一、智能制造三大场景
智能制造有三大场景:数字工厂、数字营销服、数智产业链(见图1)。
1.数字工厂
以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提升企业运营管理、制造与工艺管理、生产过程管控、设备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全面提升工厂的精准决策能力以及协作与运营效率。前提是数据必须是真实来源于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工厂的数据,如果从其它行业照搬数据,就会南辕北辙,谬以千里。
2.数字营销
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归属于通用机械,虽然行业不大,但服务于各行各业。其营销手段与生活快消品不同,也与其它工业产品有区别,有独特的行业营销方式。因此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有一定的行业特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a) 在营销侧:从客户数据汇集、客户画像建立、线索管理等三方面入手,建立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新营销手段并精细化管理客户。
b) 在销售侧:通过数字平台连接客户与经销商,推动压缩空气系统设备销售过程标准化,提升销售效率。
c) 在服务侧:通过数字平台对不同厂商的设备全面连接和管理,由此需提升服务能力和场景定制化能力,进而打造出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差异化的服务壁垒。
3.数智产业链
通过数字平台,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从采购源头到市场终端有大量可优化环节,可促使整个压缩空气系统设备产业链降本提效(见图2)。
二、智能制造三大趋势
1.精益制造成为许多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目标;
2.协同工具可以提高决策与执行效率(见图3);
3.数字化精准营销可以识别用户需求,捕捉市场机会(见图4)。



三、工业发展历程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被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产业。其中农业是基础,工业是核心,工业和农业共同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到目前为止,工业发展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利用水力或蒸气实现工厂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采用电力实现自动化;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广泛采用电子与信息提高了自动化控制程度;第四次工业革命利用物联技术和大数据实现无人工厂(见图5)。

工业4.0即以全方位的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这也是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第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4.0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在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三大主题:
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
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让需求方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工业4.0”项目三大主题非常适合压缩空气系统设备生产的提升、转型和降本增效,同时也是实现行业领先及产业引领的机会。
四、《“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目的是在十四五期间把我国建设成制造强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见图6)。

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在近十年内,已经完成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但在压缩空气的品质与节能方面暂时还没有颠覆性技术和产品,依靠智能制造来提高行业水准及品牌打造将是未来十年的趋势。
五、全球趋势推动
1.制造业新一轮变革已开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以智能制造为主体的工业领域的革新成为各国新一轮竞争的主阵地。
一直以来,我们的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像其它产业一样,都是在国际发达和国外著名品牌的引领下发展和壮大。新的一轮制造业变革开启,正是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弯道超车和与国际大牌抗衡的最佳时机。
2.智能制造的成效与挑战
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传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开始消失,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也一样。劳动力红利的消失,螺丝刀工厂简单粗暴的装配,换汤不换药的模仿及门槛低下的无序竞争,将会是国家、地区、行业洗牌的时候了。唯有实现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智能制造,才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3.抓住智能系统这一核心关键
我国企业绝大多数离真正的智能化还相差甚远,工程建模、机器学习和智能系统架构开发等核心领域上无法实现突破,就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
我国的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还较落后,一半以上的企业还停留在工业1.0或2.0。且一些企业,不说智造,就连制造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4.未来的机遇
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着发展高端制造业的丰厚土壤。
据统计,2021智能制造创新 top100基本都是国企和市场大的行业龙头企业。
在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制造业,我国较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起步晚、起点低,且绝大部分企业是私企,无论是技术研发、制造工艺、市场话语权还是企业实力较国际发达地区企业都有较大的差距。如何能迎头赶上或弯道超车,将取决于对智能制造的机遇把握。
六、压缩空气的重要性
在工业领域,压缩空气通常与电力、天然气和水被称为四大公用事业,也是三次能源,以电产气为主,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其耗电量占工业用电量8~13%。
但是压缩空气具有清洁能源和环境效益,是其它三项不可替代的。压缩空气成为各种应用和过程提供动力的首选能源,具有下列明显的特点:
a) 清晰透明,输送方便,没有特殊的有害性能。
b) 没有起火危险。
c) 不怕超负荷,能在许多不利环境下工作。
d) 空气在地面上到处都有,取之不尽。
2021年度全国工业用电量5.5亿亿千瓦时,压缩空气用电量按10%计算,就达5509亿千瓦时。
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是一个对所有国家的经济都有很大贡献的重要行业。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倒逼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同时压缩空气系统设备的创新和发展也给了制造业更多的解决方案。
压缩空气的品质为高端制造业保驾护航,同时压缩空气的节能和储能也为全球双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七、压缩空气系统设备
所有空气nianxiangyuan
、压缩空气净化设备、储气罐、压缩空气送气管路、阀门及与压缩空气相关的辅助设备所组成的总体称为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见图7)。

八、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现状
1.地域分布
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无论是供方(生产、销售、服务)还是需方,都主要位于经济发达沿海地区(江、浙、沪、闽、粤)。这几年,山东临沂,河北任丘,安徽池州,湖南邵阳,江西赣州、抚州、萍乡等地也建起了不少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新厂。
但是大部分大型、高压力、高端等技术含量高,利润丰厚的压缩空气系统设备仍掌握在国际著名品牌手中,通过进口或独资占据着市场顶端。国内如陕鼓,沈鼓,杭氧等企业主要在空分和石化行业。
2.市场定位
整个压缩空气设备市场需求就像正三角型,高端需求毕竟是少数,但设备质优价高利润好;中低端需求占据了市场需求的大部分,设备商需要靠批量来生存和发展(见图8)。

3.四个同质化
整个压缩空气设备行业都存在四个同质化现象:同质化市场,同质化产品,同质化生产,同质化销售。因此大部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红海一片(见图9)。

4.智能制造难
中国制造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于协作的模式,无论产业链上下游,还是企业内部、外部都有大量的协作。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制造商大多是组装厂,没有核心技术和技术沉淀,所以无论是技术、品控还是管理水准,大多都缺乏长远规划,其供应链的生产厂商也参差不齐。
因此,压缩空气系统设备生产商的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综合性服务商规模不足、核心技术人才供给匮乏、数据管理规范尚不明晰等痛点、堵点。用一个字来概括:“难”,其原因在于:
1) 早期信息化转型不顺利,使之不敢继续投入。
2) 满足于当前现状,不愿改变。
3) 难以找到数字化转型的着手点。
4) 最主要的是没有正确的设计方法、规范工艺实施和准确数据统计。
这些都是阻碍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数字化转型的拦路虎,没有一就没有二,这也是被行业抛弃的根源。
5.“第二曲线”的来临
数字化有两种使命:一是找到压缩空气系统设备生产企业的短点、痛点和堵点,进行打通、链接及优化;二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培养数字化基因,从而发现压缩空气系统设备生产企业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见图10)。

如今,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及企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如果不进行数字化智造,将很快进入衰败期。如果想进入第二曲线,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1) 生产管理智能化;
2) 运营管理智能化;
3) AR(增强现实)技术;
4) 新技术的利用。
6.智能制造先行者
在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这几年已经涌现出了先知先觉的先行者,通过经营手段,精益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数字化转型,实现规模空间、成本空间和溢价空间的突破(见图11)。

在红海一片的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市场,企业如果没有居安思危的理念,没有向上发展的动力,很快就会被经济浪潮拍死在沙滩上。每年可以看到不少品牌的崛起,同时也听到许多老品牌举步维艰,甚至关门倒闭。
<注:本文未完待续,更多精彩见下期——>
来源:本站原创
【乐虎集团的官方网站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技术、区块链、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变革将带来的制造业创新发展机遇。未来5年将是数智化基础设施加快“安装”和服务交付、企业数智化转型抢先加速弯道超车的窗口期。
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说到,中国将力争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新发展格局为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提供了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加快行业洗牌的步伐。
一、智能制造三大场景
智能制造有三大场景:数字工厂、数字营销服、数智产业链(见图1)。
1.数字工厂
以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提升企业运营管理、制造与工艺管理、生产过程管控、设备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全面提升工厂的精准决策能力以及协作与运营效率。前提是数据必须是真实来源于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工厂的数据,如果从其它行业照搬数据,就会南辕北辙,谬以千里。
2.数字营销
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归属于通用机械,虽然行业不大,但服务于各行各业。其营销手段与生活快消品不同,也与其它工业产品有区别,有独特的行业营销方式。因此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有一定的行业特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a) 在营销侧:从客户数据汇集、客户画像建立、线索管理等三方面入手,建立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新营销手段并精细化管理客户。
b) 在销售侧:通过数字平台连接客户与经销商,推动压缩空气系统设备销售过程标准化,提升销售效率。
c) 在服务侧:通过数字平台对不同厂商的设备全面连接和管理,由此需提升服务能力和场景定制化能力,进而打造出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差异化的服务壁垒。
3.数智产业链
通过数字平台,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从采购源头到市场终端有大量可优化环节,可促使整个压缩空气系统设备产业链降本提效(见图2)。
二、智能制造三大趋势
1.精益制造成为许多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目标;
2.协同工具可以提高决策与执行效率(见图3);
3.数字化精准营销可以识别用户需求,捕捉市场机会(见图4)。
三、工业发展历程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被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产业。其中农业是基础,工业是核心,工业和农业共同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到目前为止,工业发展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利用水力或蒸气实现工厂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采用电力实现自动化;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广泛采用电子与信息提高了自动化控制程度;第四次工业革命利用物联技术和大数据实现无人工厂(见图5)。
工业4.0即以全方位的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这也是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第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4.0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在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三大主题:
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
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让需求方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工业4.0”项目三大主题非常适合压缩空气系统设备生产的提升、转型和降本增效,同时也是实现行业领先及产业引领的机会。
四、《“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目的是在十四五期间把我国建设成制造强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见图6)。
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在近十年内,已经完成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但在压缩空气的品质与节能方面暂时还没有颠覆性技术和产品,依靠智能制造来提高行业水准及品牌打造将是未来十年的趋势。
五、全球趋势推动
1.制造业新一轮变革已开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以智能制造为主体的工业领域的革新成为各国新一轮竞争的主阵地。
一直以来,我们的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像其它产业一样,都是在国际发达和国外著名品牌的引领下发展和壮大。新的一轮制造业变革开启,正是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弯道超车和与国际大牌抗衡的最佳时机。
2.智能制造的成效与挑战
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传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开始消失,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也一样。劳动力红利的消失,螺丝刀工厂简单粗暴的装配,换汤不换药的模仿及门槛低下的无序竞争,将会是国家、地区、行业洗牌的时候了。唯有实现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智能制造,才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3.抓住智能系统这一核心关键
我国企业绝大多数离真正的智能化还相差甚远,工程建模、机器学习和智能系统架构开发等核心领域上无法实现突破,就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
我国的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还较落后,一半以上的企业还停留在工业1.0或2.0。且一些企业,不说智造,就连制造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4.未来的机遇
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着发展高端制造业的丰厚土壤。
据统计,2021智能制造创新 top100基本都是国企和市场大的行业龙头企业。
在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制造业,我国较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起步晚、起点低,且绝大部分企业是私企,无论是技术研发、制造工艺、市场话语权还是企业实力较国际发达地区企业都有较大的差距。如何能迎头赶上或弯道超车,将取决于对智能制造的机遇把握。
六、压缩空气的重要性
在工业领域,压缩空气通常与电力、天然气和水被称为四大公用事业,也是三次能源,以电产气为主,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其耗电量占工业用电量8~13%。
但是压缩空气具有清洁能源和环境效益,是其它三项不可替代的。压缩空气成为各种应用和过程提供动力的首选能源,具有下列明显的特点:
a) 清晰透明,输送方便,没有特殊的有害性能。
b) 没有起火危险。
c) 不怕超负荷,能在许多不利环境下工作。
d) 空气在地面上到处都有,取之不尽。
2021年度全国工业用电量5.5亿亿千瓦时,压缩空气用电量按10%计算,就达5509亿千瓦时。
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是一个对所有国家的经济都有很大贡献的重要行业。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倒逼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同时压缩空气系统设备的创新和发展也给了制造业更多的解决方案。
压缩空气的品质为高端制造业保驾护航,同时压缩空气的节能和储能也为全球双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七、压缩空气系统设备
所有空气nianxiangyuan 、压缩空气净化设备、储气罐、压缩空气送气管路、阀门及与压缩空气相关的辅助设备所组成的总体称为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见图7)。
八、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现状
1.地域分布
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无论是供方(生产、销售、服务)还是需方,都主要位于经济发达沿海地区(江、浙、沪、闽、粤)。这几年,山东临沂,河北任丘,安徽池州,湖南邵阳,江西赣州、抚州、萍乡等地也建起了不少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新厂。
但是大部分大型、高压力、高端等技术含量高,利润丰厚的压缩空气系统设备仍掌握在国际著名品牌手中,通过进口或独资占据着市场顶端。国内如陕鼓,沈鼓,杭氧等企业主要在空分和石化行业。
2.市场定位
整个压缩空气设备市场需求就像正三角型,高端需求毕竟是少数,但设备质优价高利润好;中低端需求占据了市场需求的大部分,设备商需要靠批量来生存和发展(见图8)。
3.四个同质化
整个压缩空气设备行业都存在四个同质化现象:同质化市场,同质化产品,同质化生产,同质化销售。因此大部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红海一片(见图9)。
4.智能制造难
中国制造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于协作的模式,无论产业链上下游,还是企业内部、外部都有大量的协作。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制造商大多是组装厂,没有核心技术和技术沉淀,所以无论是技术、品控还是管理水准,大多都缺乏长远规划,其供应链的生产厂商也参差不齐。
因此,压缩空气系统设备生产商的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综合性服务商规模不足、核心技术人才供给匮乏、数据管理规范尚不明晰等痛点、堵点。用一个字来概括:“难”,其原因在于:
1) 早期信息化转型不顺利,使之不敢继续投入。
2) 满足于当前现状,不愿改变。
3) 难以找到数字化转型的着手点。
4) 最主要的是没有正确的设计方法、规范工艺实施和准确数据统计。
这些都是阻碍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数字化转型的拦路虎,没有一就没有二,这也是被行业抛弃的根源。
5.“第二曲线”的来临
数字化有两种使命:一是找到压缩空气系统设备生产企业的短点、痛点和堵点,进行打通、链接及优化;二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培养数字化基因,从而发现压缩空气系统设备生产企业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见图10)。
如今,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及企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如果不进行数字化智造,将很快进入衰败期。如果想进入第二曲线,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1) 生产管理智能化;
2) 运营管理智能化;
3) AR(增强现实)技术;
4) 新技术的利用。
6.智能制造先行者
在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行业,这几年已经涌现出了先知先觉的先行者,通过经营手段,精益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数字化转型,实现规模空间、成本空间和溢价空间的突破(见图11)。
在红海一片的压缩空气系统设备市场,企业如果没有居安思危的理念,没有向上发展的动力,很快就会被经济浪潮拍死在沙滩上。每年可以看到不少品牌的崛起,同时也听到许多老品牌举步维艰,甚至关门倒闭。
<注:本文未完待续,更多精彩见下期——>
来源:本站原创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